深圳经典文学网>修真小说>人在综武扮演嘉靖:朕何罪之有? > 第42章 能株连多少就株连多少
    赵孟静听完郑笔畅的话后,突然抬头直视夏冬,狐疑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夏大人,如此惊天大案,刑部和大理寺竟一概不知,滨州州府和督台衙门也无一上报。”

    不知夏大人可曾查出其中蹊跷?"

    他这话问得巧妙,表面是在询问案情进展,实则暗藏锋芒。

    以他多年为官的经验,自然看得分明。

    东厂早已将罪名罗织妥当,如今不过是走个过场,等着他们署名结案罢了。

    一个刚刚成立的东厂,若无人在背后撑腰,岂敢擅自操办这等大案?

    这背后的主使者,不言自明。

    而他这一问,明面上是询问案情,实则是质疑夏冬办案不力。

    也是给曹至淳递话,顺理成章的牵连出这几个衙门中的“嫌疑人”。

    堂上气氛骤然凝固,所有人都屏息以待夏冬的回应。

    果然,夏冬听完赵孟静这番话后,脸色瞬间阴沉如水。

    她确实只查了庆国公的问题,本想着点到为止,却没想到事情竟会发展到这般地步。

    毕竟按照以往的惯例,出了这等大案,那些与案情牵连不深,但有失职之嫌的衙门,最多也就是被不痛不痒地申斥几句,轻轻揭过便罢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曹至淳忽然轻笑一声,慢条斯理地开口道:"没查到也无妨,咱家这里倒是有些线索。"

    他抬手轻轻一挥,几名东厂番子立即捧着厚厚一摞卷宗走上前来,整齐地摆放在公案之上。

    "诸位大人,请过目。"

    随着卷宗被一一展开,堂上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。

    只见卷宗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刑部、大理寺、州府、督台各级官员。

    甚至连北境军中的高级将领都赫然在列。

    更令人心惊的是,所列罪名条条都是重罪,最轻的也是抄家灭门之祸。

    胡汝贞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。

    这哪里是在审案?

    分明是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大狱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