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节将近,雪花飘零。
京城是越来越冷了。
不过,大街上却是越来越热闹了。
京城百姓那都开始备年货了。
万历也带着小朱常洵去买了不少年货。
当然,他们并不是为了备年货。
他们可是皇室,宫里光是服侍他们的太监就成千上万,这年货自然有人给他们备好,他们是无需备的。
万历其实也就是想让小朱常洵了解一下京城的物价。
这个其实也挺重要的。
平民百姓过得好不好跟物价那也有很大的关系。
比如,最常见的食盐。
洪武朝到正德朝,大明的盐价那大抵都是十多文一斤,也就相当于五六块又或者七八块一斤,虽然有点小贵,平民百姓还是吃得起的。
嘉靖朝的时候就有点离谱了,严嵩父子把持盐政,疯狂贪腐,蒲州三大豪族为了赚钱那也是推波助澜,盐价竟然一路蹿升到四五百文一斤!
也就是说,那时候的盐要两百多块钱一斤。
这么贵,平民百姓怎么吃得起?
问题,不吃盐还不行。
如果不吃盐,那就会得很多怪病,比如浑身水肿,四肢无力,头昏眼花,乃至不停抽搐。
那时候的平民百姓被压榨得,那真是被敲骨吸髓啊。
这会儿还好,万历已经把盐价给压回十文左右一斤了,老百姓也有钱了,吃盐那是没一点问题了。
京城的物价那也比较的稳定,有的东西甚至还在降价。
比如,干鲜海货。
这东西以前可是贵得很。
所谓山珍海味,海味那就是出了名的贵。
不过,这会儿大明的渔船越来越多了,干鲜海货那也是越产越多了,物以稀为贵,货物多了那自然就会降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