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李士谦是谁?”
古朵没敢笑话丈夫不喜欢读书,因为家里有本书里面就有关于李士谦的故事。她只能笑了笑耐心的给修车师傅讲述。
北朝魏齐时,有位叫李士谦的人,家庭非常富有,但人崇尚节俭,为人慷慨,常周济老百姓。有一年春荒,许多人家都断了粮,李士谦就拿出一万石粮食给乡里的缺粮户。到了秋天又遇年成不好,庄稼欠收。借了粮的人都要求延期偿还。李士谦说:“我借粮给你们是为了帮大家度荒,不是为求利。既然年成不好,借的粮就不用还了。”
于是他请来一些欠粮的人吃饭,在吃饭时当着大家的面烧毁了全部借据。第二年粮食丰收了,许多人挑粮来还,李士谦坚决不收,还粮的人只好又挑了回去。李士谦乐善好施30年,在隋文帝开皇八年去世。他所在的赵州一带有一万多人为他送葬,哭声感天动地。
修车师傅看了看妻子说:“我还真挺想做李士谦的。”
古朵只好说:“我觉得,我们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,可以适当的给别人一些方便就行了,比如,你可以烧点热水放在修车铺,谁冷了,渴了可以进去休息一会;再比如,你把打气筒放在修车铺门口,再写个牌子:免费使用打气筒;再比如像正车把、上车链这些小毛病,都可以免费……”
修车师傅点点头:“我也这么觉得,所以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