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的,将军。”庶务官伊彭堡男爵上尉答道,“需要把🄂元帅找回来吗?”
“不,不需要。”鲁登道夫愣了一下,轻轻的将电报放下。在心中,他对于俄国退出战争并不吃惊。因为在他的运作下,一批俄国革命者已经通过战区,带着上📃😈千万的卢布回国。以1905年的俄国内乱为例,即便俄国不退出战争,也会因为革命和内乱彻底丧失进攻能力,所以,第一个赌局并没有好赌的,中国的情报机构很早就接触过这些俄国革命者,只是不知道为何中国人没🈓有将他们送入俄国去闹事。
在伟大的老毛奇元帅看来,参谋官有两种,一种是‘懒惰而聪明’,另外一种则是‘愚蠢而勤奋’,显然,鲁登道夫是属于前者。中国人真正判断在于,俄国退出战争之后,德国唯一的希望是求和而不是胜利如果德国选择求和,那么中国保持中立,如果德国选择进攻追求胜利,那么认为德国毫无希望胜利的中国人,将对德国宣战,以成为名义上的战胜国,他们断定自己赶到战场时,战争已临近结束,德国即🚹😔将战败。
中国人的判断虽然武断,可执掌整个最高统帅部的鲁🝰🎲登道夫却知道,经历上一个‘蔓菁之冬’,德国国内🜕🂀的反战情绪正在积攒,如果粮食的供应情况还是得不到好转,那么彼得堡现在发生什么,柏林明年就会发生什么。
以帝国粮食局的报告,去年的马铃薯产量从五千四百万吨下降到两千五百万吨,黑麦则由一千万的减到八百万吨,而主食小麦,减少的更加厉害,产量从开战前的四百三十万吨,🄨减少到两百九十万吨,加上无法进口,小麦总的减少了四百二十万吨🗞🜯🅮。虽然在政治处冯巴尔腾🜌韦费尔上校的宣传下,粮食大规模减产是‘自然灾害’造成的去年冬天实在太冷,因而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,但农业减产的真实原因在于,原本在农村耕作的五百四十四万人中,有两百万离开了农村,走上了战场;
同时,因为军队需要,原本用于农业生产的一百万匹马被征用,从而使得农村损🄳🁩失了超过🈯🁸四分之一的畜力;肥料上铵肥虽然增加,但磷肥磷酸的生产从六十三万吨减少到了三十二万吨,以及因为劳动力减少而造成有机肥大量减少,整个肥料供应在大幅下降;
最后最关键则是因为配给制的推行,使得农民、或者更确切的说,应该是使容克地主失去了耕作的积极性,虽然德军俘获了一百多万战俘,但容克地主们不想农庄亏损,因此大幅度的减少了耕种面积:土豆减少了近一百五十万公顷,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;黑麦和燕麦减少了减少了三🞸百五十万公顷。占战前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三;小麦同样减少了十分之三。
产量因为缺少人力、畜力和肥料而减少,这可以让人理解;可在有一百多万战俘、农村还有大量妇女、儿童、老人这些非服役人口的情况下,耕作面积减少三分之一是让人无法理解的。想到这里鲁登道夫不得不羡慕中国能建立起遍布全国的农会,复兴军总参谋部的命令可以通过农会系统下达到每一个村庄。即使劳动力、畜力、肥料有所损失,但农村耕作面积也不会像德国现在这样大面积减少。最高统帅部也许可以借鉴中国总参谋部的管制经验,但却无法复制中国深入村庄的管制组织,毕竟,中国的贵族和地主们已完全被政府抛弃。而在德意志,要建立中国那样深入村🔢🂑🎂庄的农会,势必会受到各阶贵族、容克地主的反对。
也正是因为中德两国土地所有权的差异,中🄨⛰国人所建议的收缩防线、休养生息并不会给德国带来真正的胜利,除非皇帝能强势的要求各阶贵族和容克地主放弃私利、亏本经营,或者像中国那样,通过政府强制折价赎买,将土地分给农民,以此加强农业生产而提高粮食产量,使德国多坚持一到两年。最终实现以守促和,但,这可能吗?
除了固有的历史问题,盟友奥匈从去年皇帝约瑟🚵🗯夫去世后,接任者卡尔皇帝是因为斐迪🚫南公爵被杀才得以继位,因此丝毫没有政治经验,在齐塔皇后的鼓动下,他正在通过皇后的亲戚,在比利时军队服役的西克斯图斯冯帕尔马亲王调停,希望同法国政府谈判。以迅速退出战争。如果不能迅速获得胜利,那么无法再忍耐的奥匈将单独退出战争或者发生内乱,等待德国的还是灭亡。
电光火石间,‘懒惰而聪明’的鲁登道夫很快就明白了依照中国人忠告会得到什么结果。在否定中国人忠告的同时。他觉得中国人是因为不了德国、不了解德国的盟友才会出此下策,不过让人欣慰的是,🞃👝中国人和他一样,潜意识里也认定英法甚至包括美国都没有和谈的诚意,德国即便退出法国、放弃比利时、甚至将阿尔萨斯洛林也交给法国,依然不可能得到体面的和平。
法国人绝不会放弃灭亡德国的机会。而英国,一样希望彻底打垮德国,使德国再也不能成为她世界霸权的威胁。这种认识,比刚刚辞职的帝国总理贝特曼、以及政府内部、国会里的幻想家强多了。德国的原罪不是因为德国不够仁慈、不够民主,而是因为德国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具有致命的威胁,要解除这种威胁,其结果只能是灭亡德意志。
只有当敌人的尸体💥📹堆砌的高度超过阿尔卑斯山,和谈才能成为可能,而要达到这结果只有两种办法,一是进攻,趁美**队未到之前,占领巴黎、围歼协约国主力;另外一种办法则是依照中🛦国人的忠告,利用工事和反坦克战术,以守促和。以现在的战局和战术看,后面一种办法是最优的,但德国忍耐不起、德国的盟友也忍耐不起。
“我要见格勒纳将军。”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的鲁登道夫对着副官道。不过在副官官出门的那一霎那,他又改变主意,“我想,你还是先帮我把尼古拉少校找来。”
“🉑🆪💔是🔛的,将军。”副官并不知道鲁登道夫心思转了好几次,回答之后便去了。
为了应对战争,各国的情报部门都得到了扩大,在最高统帅部内,情报处🂫👱一向是由尼古拉少校负责,他手底下大约有一百多名情报官,管辖的间谍网几乎遍布整个世界🕀🆡。
“将军。”瓦尔特💥📹尼古拉少校不一会就出现在鲁登道夫的🄂办公室。
“请坐,瓦尔特。”鲁登道夫对少校并不客🄨⛰气,以生硬却高效的普鲁士作风开始工作,他道:“根据可靠的情报,中国将在明年对我们宣战。”
“这不可能!”尼古拉少校吓了一跳,战争期间,德中两国的情报部门多次合作,使德军取得了难以估量的胜利,这么🃇一个朋友忽然变成敌人,不管是感情上、还是逻辑上,少校都无法接受。“他们新任的情报官昨天还是和我……”
“少校!”鲁登道夫忽然有些悲哀,尼古拉少校完全是一个严格的普鲁士军官,可他现在却因为中国🙥🌟⛿人的立场而变💝💲的不冷静,这不是一个情报主管身上应该发生的事情。“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中国人需要欧洲发生战争,这🚼样他好收回以前被俄国吞并的土地,并且从战争中获得超额利润,但……”
鲁登道夫说到这里忽然短路了,中国认为德国主动进攻必然失败,所以要成为名义上的战胜国,而不是真的要和德国为敌。这个意思他很明白,但是他无法将中国人的这个判断坦然告诉尼古拉少校,因为他潜意识里对此也是深信不疑的。战争☙之初都没有拿下巴黎、打垮英法联军,那么经过四年战争、精疲力竭的德军,虽然可以将东线的部队抽调到🙍🉃🄧西线,可真的能获得🞤🖆彻底性胜利吗?
一向表达准确、快捷的鲁登道夫将军这一次却迟疑了。好一会他才道:“你不需要知道原因,你只要知道,明年的某一天,中🃅🕚国将会变成我们的敌人,而且这一点无法改变。”他说罢又看了尼古拉少校一眼,问道:“少校,你明白了吗?”
“是的,长⚪🔊官!”听闻将军这么说,少校严肃📘🛄的答道。
“从现在开始,收集一切与复兴军出兵欧洲有关的情报,刺探或⛝🛔🜂判断他们的战争策略,加紧渗透到中国政府和复兴军内部。”鲁登道夫命令道。